Last Updated on 6 11 月, 2021 by Youi Shih
把部落格當「日記」或「創業」在經營,往往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。
一種是無論經營再久,你都不會有額外收入的產生;另一種是,你不會再那麼純粹的經營部落格。你會有著酸甜苦辣的情緒,但你可以從中得到盈利的報酬,甚至在思維、觀點或技術上有所成長。
回顧經營部落格的日子,從 2013 年開始寫日記,到 2019 年把部落格當成創業在經營,我著實體驗到內心劇烈的變化,以及對「寫字」這件事態度上的轉變。
對我來說,寫字已經不再是那麼純粹的只考量到自己,會開始把「讀者的感受」放進我的文章裡。—— 這篇文章的內容會太跳躍或過多贅字嗎?表達夠不夠清楚?他們能否從我的文章裡帶走我想要他們帶走的東西?
這些問題,是我在寫完後會問自己的。而另一個改變,就是要學會把「自己想說的話」與「行銷文案」完美地結合。如果掌握不得宜,就會讓文章失衡,變成一篇篇生硬的廣告文,失去盈利部落格的優勢。
更謹慎地對待文字,是成為部落客後才有的最大的成長。而盈利部落格,就是一個以「文字」起家的創業,建立在「與人溝通」為基礎的事業。
今天,我想來跟你聊聊如何把「人」的元素放入你的經營策略裡。經營盈利部落格的旅程可以很長遠,但如果你沒有適時的「保護自己與你的讀者」,你的部落格可能就會面臨卡關,讓成長停滯,甚至經營不下去的窘況。
任何經營決策,都要建立在「你的個性與嗜好」之上
多數人在初期經營部落格時,都是從利用「下班時間的空擋」開始。
因此,如果你用了不適當的方式來經營它,讓它成為了你不喜歡的樣子,那你很難能夠持續下去。相反的,用「你喜歡或願意嘗試」的方式,經營一個「你會喜歡的部落格」才是長久之道。
做喜歡的事,部落格才能夠細水長流。你才會因此而感到好奇、願意探索且解決問題,或主動積極想要成為更好的人。 但是,很多人卻容易因為「迷惘」或想「求快獲取利益」而做了不適合自己的決策。
我來舉個例子,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。
「我的部落格經營好久都沒起色,明明去 Google 上查到說這個方法有效,怎麼人家的成果這麼輝煌,我卻不見任何效果。每個步驟都做了,但遲遲就是沒有好轉 …。」
聽起來熟悉嗎?這樣的劇本,每天都在上映。豪無國籍之分,世界各地的部落客都常常深陷這樣的遊戲之中。
事實上,沒有什麼方法是「保證有效」或「一定無效」。方法都只是建議,就像同一門線上課程,不同的人上了也會有不同的結果。關鍵在於,你有沒有將這個方法調整成「適合你」或「讓你能接納」的方式去進行。
你目前經營部落格遇到了決策的困難嗎?歡迎預約諮詢,讓我陪你找出解決辦法,不再原地打轉!
我觀察過很多人在剛接觸自媒體創業時,就知道能夠「知識變現」的平台有很多,例如:部落格、Podcast、Youtube。由於都有興趣又無法下定決心,所以就選擇同步經營三個平台,又為了宣傳用途開了 Facebook 粉絲頁與 Instagram 帳號 —— 只因為「大家都這樣做」而且大家「看起來做的都不錯」。
但是卻鮮少去真正重視「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」,多數人只考慮到「做這件事可能會讓自己達成目標」。
就同步經營數個平台來說,除非你已經有一個團隊,否則這就是效益很低的事情。因為你的時間有限,而經營一個平台要做的事卻又非常多。你不只心力被分散,累積的群眾被瓜分,連成果也都零散的呈現。
經營多重平台的目的是為了「擴增群眾」,但那是在你找到利基市場,並且已經把一個平台經營的不錯之後才需要做的事。對的事情,在錯誤的時間做,就會讓你事倍功半。
如果你認識我,就知道我不是個能「一心二用」的人。我喜歡做一件事,就做到好,有餘力再去做更多事。 —— 但無論決定要做什麼事,都會建立在「了解自己的個性」之上去做決策。
我知道自己不喜歡壓力,但還是要適時的給予挑戰才會持續成長,所以我嘗試製作「線上講座」或錄製「工作坊影片」,即使影片中的自己常常會嘴巴吃螺絲。
我喜歡回信。因為 Email 可以幫助我留存溝通紀錄,也能讓我更方便管理時間,能統一回覆訊息且不會將我的時間切碎,所以我不提供「 即時 Q&A 」的諮詢服務,即使現在這個時代講求「效率至上」。
我了解自己容易被其他人的聲音影響,所以在執行專案時,選擇不去看那些厲害的人都在做什麼,而是把「自己想做的事」先做完,即使這樣容易讓自己與社群隔絕,無法在第一時間吸收趨勢新知。
這些決策做的好不好?我不知道。因為決策沒有好壞的區分,只有「當下最適合自己」的決定。而幸運的是,我還在這條路上,懷抱熱誠的經營著這個小房間。
在部落客的世界裡,我還在成長。但我能確信的是:依據「自己的個性」去做決策可以讓你更持久的做好一件事。
我的學生 Sherry 在報名課程時,就坦蕩蕩地說她是「佛系經營派」,我覺得這樣也很好,因為她知道這是當下對她最好的決策。數個月後,我詢問她要不要加入一對一教練課程,她很快的回信給我:「最近剛好季節轉換,很適合有一個新開始,我要加入!」。她告訴我,現在的部落格感覺真的步上軌道了!
你的部落格裡,要有「你想傳遞的價值」
如果只是單純想賺錢,我不建議你來經營內容平台,因為這並不是快速致富的管道。
我相信你會想經營部落格,通常是因為背後有著更深層的意義,而那往往都是跟「紀錄與分享生命軌跡」有關。然而,任何事情一但與利益牽扯在一起,都會變得複雜許多。
在你還沒賺錢時,熱誠與期望可能是你的動力來源。但當你努力許久卻都沒有賺錢時,你便會感到越來越消極。因為你花了這麼多時間經營,回饋與成就感卻不成正比,讓你越來越沒有耐心等待部落格成長。
這時候,你要慢下來去回想,自己當初「經營部落格的初衷」是什麼?現在是什麼問題讓你感到挫折?
記得了初衷,你才不會輕易讓你的部落格成為孤兒,只因為它「沒有為你賺到錢」。相反的,正因為你知道它對你的重要性,你會努力的讓它、讓你都變得更好。
若你是全職部落客,因為經濟壓力讓你無法繼續經營部落格,那就去找份工作來兼職;若你是因為部落格沒有被看見,有什麼方法可以幫你曝光?SEO 優化絕對不是唯一的方法。無論你遇到什麼困難,如果自己解決不了,就可以向外求助(吸引力法則,永遠有效)。
初期在經營部落格時,我對於要寫什麼文章完全沒有概念,但卻很清楚「小房間」想傳遞的價值,就是幫助人們透過「網路創業」與「心靈訓練」來追尋自由的生活。 —— 而這同時也是我想實踐的目標。
雖然剛開始我也沒什麼經歷能分享,但隨著長期的經營與學習,收穫就越來越多。想說的話,也變得愈來愈明確。在過程中,我也曾迷惘無助,可是我不斷提醒自己「這個部落格的價值」以及「為什麼我想做這件事的初衷」,這讓我能夠堅持下來。
因此,如果你也遇到了「經營很久,不見起色並且出現想放棄的念頭」,建議你可以停下腳步。慢下來,轉換環境讓自己放個假,調整思緒以後再重新出發。千萬不要被「暫時的結果」否認了自己的價值,畢竟部落格本來就不是要證明你的價值,而是為了要傳遞「你想推廣的價值」。
閉門用功,也要踏出門「與人連結」
有一次,我與家人例行的去高雄過年,我習慣性的約了 Link 出來聚一聚(Upstairs with Cats 樓上有貓創辦人),她看著我說:「我滿訝異妳會經營部落格的,因為寫字是一件比較『孤單』的事」。
「嗯 … 是有點孤單!」我想了一想,還真的是這樣。雖然很常去咖啡廳,但到了桌子前就只剩下我與電腦在對話。而寫一篇文章,常常一個下午就過了,所以也鮮少會真的跟人講話。
我老是覺得,有很多事還沒做,而沒做的事情幾乎都要在電腦前完成。經營盈利部落格,本來就是先以「一人公司」為基礎出發,所以初期會有一定的孤獨感,除非你有一群志同道合,跟你同樣在經營內容產業的朋友能交流。
事實上,過去一年多,我都處在「有點孤獨」的狀態。因為不想受他人的影響,所以減少在社群媒體上的逗留;因為想完成很多待辦事項,所以減少大量出外社交的時間。 —— 這樣的好處,反應在我真的完成了很多事。但隨即帶來的效應,就是「跟人變得有些疏離」。
我們都不要在獨自經營部落格了好嗎?加入我們,跟著 MPB 一起玩部落格,從報名這堂免費課程開始吧!
我忘了,部落格創業,是以「人」為本的網路事業。即便我再認真經營內容,若沒有「實際與人連結」,那部落格的價值就沒辦法傳遞出去。唯有了解自己的群眾,你才能創造更多可能性。
經營部落格,孤獨感是會不斷襲來的,無論你想不想要。因此,記住這是一件「以人為基礎」而出發的事情,你就會去設法創造與人之間的連結。很多時候,你可能卡在某個關卡很久,遲遲找不出最好的解決辦法,但卻會在與人的一次交流中,得到全新不同的觀點與啟發。
我有好多次這樣的經驗。一個人經營,常常會在做決策上遇到瓶頸,好幾個幾拜都沒辦法拿定主意。但卻在跟朋友的聊天過程中找到答案,因為她剛好是我的群眾。而結束聚會的同時,我的問題也同時被解決了。
看到這裡,你有沒有感覺到「人」在部落格裡的重要性了呢?無論是「你」或是「你的讀者」,你們都是同樣重要的存在。所以經營時,一定要把自己與讀者的感受都考慮在內。當然,適時的創造交流與互動也很重要喔。😘
8 h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