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部落客們,這一次我們選擇「不完美」

Last Updated on 6 11 月, 2021 by Youi Shih

從上一篇發佈的文章到現在,竟有距離將近五個月之久。此外,編輯區裡還躺著六、七篇的草稿文章,都是寫到一半被中斷的孩子。 —— 老實說,我已經陷入這種情況很久了。

自從開創了盈利部落格學院(Master of Profitable Blog),對自己的文字要求變得更高了。為了想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模範,所寫的每個文字都比以往更加地謹慎。而有了這個念頭的下場,就是讓小房間裡在五個月內佈滿了灰塵。—— 你沒看錯,我一篇文章都產不出來。

假如你是盈利部落格學院的學生,我希望你能好好聽我接下來要說的話,因為這是我考慮了許久,決定對你們說的最誠實、毫無教練包袱的建議;而若你只是一個剛路過,對經營「內容創作」的事業感興趣,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。

在極度競爭的「部落客」紅海裡,感到極度的恐懼

「面對市場上那麼多的佼佼者,我做這個領域的部落格主題會有優勢嗎?」已經收到好多來自學生的信,都問著同樣的問題。雖然我每每都想在信裡說服他們不要因為自己是「新手」而感到沒有競爭力、沒自信,但事實證明,這種「心魔」確實是很難攻破的。

尤其這種心魔,在有名的「後疫情時代」裡變得更加地猖狂,連我也差點深陷其中。

依稀記得,在 2019 年年中,我正要開始認真經營部落格時,臉書的朋友圈上做「內容創作」的人還沒那麼密集。但卻在短短的半年間,因為武漢疫情而加速改變的工作模式,「內容創作者」這個職業瞬間變成一件普遍發生的事。

你開始看到很多人開了線上課程或自己的 Youtube 頻道,並發現:「哦天啊!幾乎每個人都想成為 Youtuber、Podcaster、Blogger,究竟自己要如何做才能脫穎而出?」這個問題就像掉落到海面上的水滴,恐懼如漣漪般的在心裡散開,挫敗與自我質疑的感覺越演越烈。

Image from Unsplash

某一天,我跟其中一位學員聊到「佛系經營部落格」這件事。她坦承說,因為知道自己是完美主義者,怕把太多事情變成一個過於明確的目標或計畫(如制定完成時間)會產生阻力,所以告訴自己佛系經營就好。那些減少的壓力,反而可以讓自己走得更長遠。

這次對談,讓我想起了幾乎每個學生都問過我的問題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『部落格市場』裡脫穎而出」—— 我才發現,這句話帶給同學們的壓力有多大。事實上,當在思考這個問題時,無形中就預先給自己設定了「要成為專家才能夠成功」的自我暗示。而「專家」這兩個字,就足以讓許多學生裹足不前,甚至剝奪了他們「嘗試」的勇氣。

專家不是萬事通,他也有「不完美」的權利

在沒有寫文章的這五個月裡,我一直在思索「教練」這個新的身份所代表的意義。坦白說,在 2019 年盈利部落格學院開放招收第一批「創始學員」時,我就對自己下了「專家」的緊箍咒,期望自己成為學員最強的後盾、能幫忙解決問題的萬事通。

但事實是,教練並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部落格是一個科技時代下的產物,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停的改變。它不是一碗滷肉飯,只要能熬出十年不變的滷汁,就能開店逾百年。

在製作課程時,我甚至也沒有月入百萬美金。簡單地說 —— 我只是一個知道「如何用部落格盈利」,並且能把經營的過程以「邏輯」歸納出有序的方法與步驟,為學生省去整理網路上「千百種教學與資源」的時間與精力的人。

想學習如何用部落格賺錢,卻找不到一門完整的課程能讓你對「部落格事業」有清楚的經營脈絡嗎?讓盈利部落格學院帶你揭開如迷一般的面紗!

我不保證我什麼都會,但會盡力幫學員找出解決的辦法。對我來說,這才是最健康的「教練」定位。我的初衷,是給學員的陪伴,而不是讓他們覺得我是「完美的解答機器人」。或許,你可以這麼思考「專家」的定義。—— 專家,只是一個比對方多懂一些知識跟技巧,且願意陪伴對方渡過困難的人。一但可以改變你對這個稱謂的迷思,恐懼就可以漸漸被消除。

完美是一個「相對值」,代表著越來越好

有一天,我跟伴侶吃飽過後,去誠品書店裡走走。琳瑯滿目的書,教授著各式各樣的知識,我隨手瀏覽了一番,想試圖獲得一些靈感。那天回家,伴侶問我「你現在最有熱誠的事情是什麼?」—— 我倏地愣住了。我想我應該回答「經營部落格」,但我說不出口。「現在的我有點失去了熱誠 … 」我緩緩地回答。

在那之後,我對自己進行了深度的剖析,徹底地正視這個問題。我發現,讓我失去熱誠的,並不是部落格,而是「完美主義心理」使自己動彈不得,甚至扼殺了熱誠,讓動力盡失。以我的例子,大概就是很興奮地為文章起了頭,寫到中間卻因為「教練」的身份,怕學員對自己的觀感產生影響而作罷。這一次又一次的扼殺熱誠的行為,讓自己漸漸變得卻步。

為什麼對「完美」會這麼執著呢?我反覆問自己,得出一個答案 —— 會有完美主義的人,多數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專業、審美觀,或做了太多的研究功課「懂的太多」的人。這樣的人,通常很難開始執行一件事,或是持久地做同一件事。因為還沒開始,他們就會先被「龐大的資料量」或「預設建立的世界觀」給嚇跑了(延伸閱讀:心的鍛鍊|讓思想創造現實)。

在完美主義者的心中,完美是一個特定的畫面與結果。但事實上,完美並不是一個精準的答案或狀態,它所代表的只是一個「相對值」,且是以「自我」為中心所產生的想法,對別人並不一定適用。簡單來說,你的完美,在他人的心中或許並不完美;你的不完美,對他人來說可能已經很完美。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這麼費心費神地執著於這件事呢?

事實上,「完美」所代表的意思就只是「比原來的自己更好一些」。

結語

啊~~~!這篇文章終於寫出來了呢,猶如便秘般地卡在我的身體裡。因為創立了盈利部落格學院,這五個月以來,我一直與「自我質疑」在抗爭。在這個內容創作者猖獗的世代裡,一但有質疑就很難繼續下去。現在,我已經化解心中最大的謎團,決定用最真實的自己去引領我的學員邁向成功。

所以啊,如果你或妳也跟我遇到了一樣的狀況,除了非常歡迎你寫信給我之外,我也想邀請你,在下一次寫文章時一起來練習:「這一次,我們先選擇不完美」。

Youi Shih
Youi Shih

多元斜槓的人生實踐家,擅長攝影、影片製作和文字創作,目前專注於探索個人成長、一人微創業和打造身心靈均衡的生活,為《沒有牆的小房間 atinyspace》的創辦人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網站已受到保護!